本文作者是戴博拉,感謝慨允授權登載,謹此申謝。
這個小草,其實一點兒都不小

無論講者把這個聚會活動當成是暖場機制,或者是課程促銷平臺都好,我都願意把我真實感受記錄下來!因為這是我期待知識圈裡更多更棒的講師浮出水面的初衷,或說新講師入市場對我個人商業模式,是沒八竿子沒啥關連,但就只是一個對知識求知若渴的心情罷了!
馬克草第一次逼哭我的是,他面對補德行課程的低意願學生們,居然連講40幾次「把手舉起來」這暖場活動,終於有人舉手這段。他把這個很簡單的暖場橋段,鋪陳他語重心長要對這群學生們說的話:
馬克草第一次逼哭我的是,他面對補德行課程的低意願學生們,居然連講40幾次「把手舉起來」這暖場活動,終於有人舉手這段。他把這個很簡單的暖場橋段,鋪陳他語重心長要對這群學生們說的話:
「如果有人對你們都不放棄,你們憑什麼放棄自己?」
我現在打上這一段,都還起雞皮疙瘩的感動呢。
我喜歡的幾件事
- 課前問卷,要先搞清楚學員的屬性。可依據「意願」與「需要」分四象限的學員們應該分別給予:近身肉搏(兩高)、嚇死他(意低需高)、讓他覺得他學會了(意低需低)、共學關係(意高需低)等不同主軸,因次公開班其實非常挑戰。這件事我覺得企業內訓挑戰比較高,尤其總經理董事長坐在後面,我要先請他們移駕就得花前面一點功夫,突然想到有一次課程結束,窗口跟我說她嚇死了,我說怎?妳剛剛罵上課不帶筆是怎樣,那個是人資長!我管他就事論事罷了,結果這外商人資長跳槽去對岸,又當了一次新客戶。
- 辨別學員現在狀態在哪一階段,再進行互動。原來我膽子很大,直接遞麥請學員回答我「設計」預料內的答案。難怪我在訓練新講師時,我一直搞不懂他們的恐懼從何而來,大概也是因為設計的提問已經實戰經驗豐富,成功率97%,以致我忘記新手的擔憂,新教案時,這點我會特別注意。最好是給學員從單一問題,然後給予多種選擇,慢慢暖場到學員願意自我揭露分享自身經驗,最後學員才能回答我們想要的「標準」答案。
- 清楚教學目的,再設計課程。設計自我失調,團體失衡的課程中亮點,讓學員彼此成為彼此,刺激學習動力的氛圍到產出結果。我跟小草都感覺講師在下指令跟講解遊戲規則的課程運課部分,不夠細膩,只要一開始分組討論,就會看到講師又拿起麥「補充說明」,或者規則講完了,大家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著手。好的規則說明,是備課時需要特別下功夫,找人一起演練的,或者錄音下來,確認「聽」懂了嗎,也考驗講者腦袋裡的目標,是否有辦法切割清楚步驟,這部分又很像鋒哥導讀了那本枯燥無比的「如何設計好微課」讀書會裡講的細節。
- 理論體驗分享,提昇參與度。信任度高就可以直接讓學員體驗設計的活動,如果不是,如前所說的意願低需求高的學員,可能先講述知識段的理論基礎,在請學員體驗活動在給予指正,會比較有權威性。我喔,開場白講完,立刻來個驚嚇的活動,大概就是自我失調後,乖乖把意願提升起來的理論階段吧!
看見認真的講師很開心
我的確是需求低的學習者,但是若能聽到一場暢快淋漓的講師分享,那可是足以比擬觀賞音樂劇的開心!當大家有幸看到很多持續學習,厚積薄發的講者,甚至在最不擅長的部分刻意練習,謙虛前進,以他人的精巧作自我改進,這些都讓我感到知識真的是最大的力量。讓善知識更擴展,更螺旋更精益更具影響力,真的是我心底的小小卻持續的聲音!
☛ 想學會用簡報做內容行銷嗎?快來報名「內容駭客」四月講座。
★ 想讓您的部落格被更多人看見嗎?快來報名「精進內容力」站長課程。
★ Vista讀書會四月專場: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》
★ 提升你的內容力,請別錯過《內容力:打造品牌的超能力》線上課程
謝謝V大的喜歡,我會更努力寫好文,讓V大評選後刊登
回覆刪除